【广州日报】全球医学大咖来到广州,探讨医学未来发展,他们这样说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放眼未来,什么是医疗领域的大势所趋?12月6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主办的2024泛太平洋健康创新大会(PRC-HI 2024)在广州开幕。
大会以“医学的未来:整合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为主题,来自全球顶尖学术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机器人手术、健康数据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创新等是他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大会现场
AI会取代医生?
“不懂AI的医生会被懂AI的医生所取代”
作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中山一院每天的门诊量超一万人次,如何提高医疗效率和水平?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指出,这离不开人工智能(AI)的帮助。“未来AI会取代医生?我并不这么看。但是我认为不懂AI的医生会被懂AI的医生所取代。”比如通过AI的帮助来写病历、写手术记录等等,“用AI来提高工作效率,把更多的时间都还给医生和患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教授
在医疗健康领域,AI正在落地生根。大会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了AI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和作用,包括数据分析、病患治疗结果预测模型的开发等,并就数字医疗在虚拟培训、模拟培训等医学教育中的成果和潜力展开深入探讨。
机器人辅助手术能让医生有更精准的操作和更清晰的视野,能让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大会的重要话题之一,来自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中山一院、海德堡大学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分享了他们的机器人手术应用经验。就在今年11月,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一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中心学科带头人匡铭教授在广州远程操作国产手术机器人,为一名身处福建省三明市的患者实施高难度肝癌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第一天便可下床活动。中山一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殷晓煜团队已完成了1000余例机器人手术,是华南地区肝胆胰领域开展机器人手术量最多的外科团队。
中山一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续签三年合作协议
“强有力的国际合作是一流机构的标志。”肖海鹏指出,中山一院已经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了四年的合作,包括十多个外科专科,成立了我国首个国际机器人培训中心,并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联系紧密。近日,双方还续签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
肖海鹏表示,希望本次大会能够激发开创性的理念、富有意义的对话以及持久的合作,共同应对复杂的全球卫生挑战。
文/记者 徐依励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章智琦
报道链接:
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12/06/SF13032660f3028b6c84254b02b494a1.html?channel=weixin
报道时间:2024-12-06